巴菲特不是唯一的投资大师,但巴菲特对自己的影响远不止于投资。
十多年前我接触了巴菲特。
那时候我很小,大概是十几岁上高中的时候。我知道有一个叫巴菲特的富人。但当时的街巷全是k线,国内市场相对封闭。关于巴菲特的书不像现在这么多,高中学习也很累,所以我们对巴菲特一无所知,仅此而已。
上了大学之后,我才真正开始研究巴菲特。当时我父母在股市投资了十几年,赚了一些小钱,但我观察后并不满意,觉得还是太少赚不到钱,我在想更大的赚钱方式。偶尔在销售部听到有人分析赤红锌锗股票,从成本和锌价对公司的影响方面进行解释。几分钟后,股票的投资价值跃然纸上,仿佛钱就在他面前等着他的光临。最后他做了点睛之笔,指出买股票就是买企业,搞技术分析一文不值,没有前途。
正如巴菲特所说,对于价值投资,要么你能在几分钟内完全接受,要么你永远学不会。当时脑子里充满了热情,突然意识到这种赚钱的方法和我之前零星看到的巴菲特的几句话不一样。从那以后,关于巴菲特、价值投资和公司年报的书成了我的书桌,我总是把它们擦掉。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天真的是非常特别的一天。从那以后,我的投资从未遭受过重大损失,资本积累不断增加。
巴菲特的投资思想道路很简单:买企业证券的保证金。随着阅读量的增加,巴菲特对自己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已经超越了投资的范围,开始影响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金钱的兴趣越来越小,对事业成就感和幸福感的要求越来越大;对快乐失望,欣然接受勤俭;嘲笑别人的观点,尊重独立性和客观性;在过去,有很多关于社会的抱怨。后来仔细一想,发现凡事都有内在的因果。以前浮躁,现在平静了。简而言之,幸福指数飙升。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岁月的增长,更发现巴菲特的或价值投资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是齐头并进的。巴菲特强调持续学习,荀子不会讲课。巴菲特讲追求复利和滚雪球,注重财富的积累。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巴菲特讲不赔钱,讲安全边际,孙子讲先无敌,等敌人赢了,不赢在自己,赢在敌人;巴菲特把收购的企业完全下放,老子说什么都不做。巴菲特的节操处处体现着儒释道的“克己与礼”。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巴菲特就像一个非典型的美国人,一个典型的中国人。可见,传统智慧是相通的,但遗憾的是可以坚持,比如量入为出、勤俭节约。中国人、美国人、希腊人、西班牙人越来越少,不然金融危机从何而来?
当然,巴菲特带来的对我来说未必都是好事。这项投资业务注重独立性和独立决策。反向投资要求你傲慢任性,这些东西都不是好东西。如何把握好独立决策和倾听他人之间的“度”,避免越成功越接近失败的困境,很难磨炼自己的心智。
紫龙是一个完美的老人,巴菲特在他的一生中找不到任何伟大的遗憾,比如长寿、健康、富有的金钱、合伙人、顾问和将陪伴他一生的合伙人。对于如何过好生活,做好投资,巴菲特可以说是永远的北极。思考巴菲特的行为,把事情做好,可以避免因为他的愚蠢而被局限在一场巨大的灾难中。巴菲特教投资,但巴菲特的影响力远不止于投资。
它始于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