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华尔街价值投资理念的沉淀和升华,都体现在巴菲特身上。他通过正确的投资理念,让“雪球”越滚越大,成为世界首富。很多人问:股神投资的秘诀是什么?对此,巴菲特曾公开表示,投资有三大秘诀:第一,不亏钱;二是不赔钱;三是参考前两篇文章。
“不赔钱”谁不知道?好像是这种废话。很多人一笑置之,认为巴菲特是在开玩笑。有些人学到了一些东西,但他们没有深入研究。其实“不亏钱”的原则确实是对价值投资高度凝练的总结,也是股神成功的最大秘诀。然而,很少有人能理解其背后的奥秘。
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表示,投资是一场“长跑”。就像“龟兔赛跑”一样,跑多快并不重要,关键是不要停滞不前,也不要倒退。那么,这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首先,挽回损失比赚钱难。股市新手入门时,老股民往往会教训一句:亏10%,得赚11.11%才等于保本;如果你亏损50%,你必须翻倍100%才能收支平衡。同时,如果别人在这期间赚了10%,你亏了10%,你得赚22.22%才能赶上;如果你损失了50%,你必须赚120%才能赶上。可见挽回损失有多难!
第二,损失的不仅仅是钱,还有时间和机会。对此,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有过惨痛的教训。1929年初,他的公司的资金规模从最初的40万美元上升到250万美元,其中大部分是投资收益。这时,格雷厄姆才35岁,精神饱满。然而,在随后几年的股市崩盘中,他接连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到1932年底,亏损达到78%,250万美元中只剩下50多万美元。客户基本都提现了,公司面临倒闭。格雷厄姆是一个对顾客特别负责的人。绝望之下,他几乎想到了自杀。后来,合伙人的岳父花了5万块钱,又花了5年时间才弥补了损失。后来,我做了好几年,才再次成为百万富翁。损失了价值200万美元的资本,在回到(甚至不回到)原来的起点——之前损失了比资本更有价值的十几年。格雷厄姆总结了投资的原则:第一条是保住本金,第二条是指第一条。基于此,格雷厄姆成为价值投资的鼻祖。巴菲特继承了他的“衣钵”,把“不亏钱”的原则放在首位,使他在今天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第三,“不亏”是复利效应的前提。每个投资的人都知道复利收益的加速效应是惊人的,甚至被爱因斯坦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10万元50年每年增长20%,也就是9.1亿元。这个数字是多么惊人啊!在股市中,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每年赚20%太容易了。有人认为每个月能赚20%,甚至每周能赚10%。如果是这样,世界的财富将由他独自赚取。症结何在?就是收入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很难实现。
芒格曾说:“如果既能理解复利的威力,又能理解复利的难度,就相当于抓住了理解很多事物的本质”。1969年,巴菲特下定决心解散合伙公司,并在市场泡沫期间忍受了几年,但他也逃过了1973-1974年的股市崩盘。芒格的合伙公司连续两年亏损近31%,这也抹去了其此前11年利润的近一半。幸运的是,芒格顶住了压力,坚持持股,最终在1975年迎来了75%的利润反弹,并将14年平均复利改写为19.8%。看到巴菲特过去16年一年没亏,复利大大超过了自己,芒格意识到没有必要单独投资,于是把资金交给巴菲特管理。
投资大师都很清楚“不亏”的重要性,尤其是“不亏”。罗杰斯曾说:“如果你两年投资赚50%的利润,第三年亏50%,那你还不如把资金放进国债市场。”
第四,亏损严重影响心态,会引起连锁反应。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这是最致命的事情。科学家发现,在人脑中,对经济损失的反应和对死亡威胁的反应是在同一个区域。因此,人们不愿意面对失去的现实,就像不愿意接受死亡一样。当损失增加时,真相变得更加残酷。如果人们不能接受,他们就会扭曲它,让它变得可以接受。现实中,很多人一旦炒股赔钱,就会“杀而不卖”。潜意识里,他们认为“只要不卖亏,就不会意识到”。在被“锁定”的情况下,有什么理性的决策?
事实上,他们不是被股票,“卡住”了,而是被自己大脑天生的弱点“卡住”了。因为你可以随时卖掉股票,但是你不能改变已经进化了几十亿年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提前防止“损失”。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