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营类问题

考察公司收入质量、行业现状、盈利能力、风险及扩张效果。

1.企业的收入是真金白银吗?

看企业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的对比,一般来说,好企业的两个数据比较接近,有的优秀企业经营现金流高于净利润,有的特殊行业天生经营现金流高于净利润,比如医药零售、旅游。水电行业等。在调查这个问题的时候,也要提防企业同时存在高现金和高负债的现象,容易出现财务造假。如果你想有一个更全面的看法,就要考察一下这些年来资金的集资流入流出情况,看看公司是否严重依赖集资来实现现金增长。

2.这个企业赚钱可持续吗?

基于波特五力分析,考虑未来原材料供应是否稳定,市场需求是否保持增长,客户是否足够粘性,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行业趋势。

3.如果公司想增加收入,是否需要增加资本支出?

观察企业生产的产品越多,消耗的资产(包括无形资产)是否越多,产品升级时是否需要升级生产设备(包括无形资产)。

4.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有哪些?

不同行业、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类型的风险,如环保要求、专利诉讼、原材料上涨、负债率高、市场需求锐减、新的竞争对手和替代品出现、企业盲目扩张等。这需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建议使用波特五力检查公司外部风险。

5.企业的负债率是否过高?

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债务太多总是不是一件好事。一般企业需要排除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这些都是“幸福负债”。银行业本来就负债累累,所以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率很高但没有实际意义。

6.这个行业有天花板吗?

有必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考察企业产品是否有需求限制。

7.公司所属行业是强周期行业还是弱周期行业?

查看公司年报和行业报告,公司上下游行业的相关报告,上下游行业的销售和采购是否存在较大波动。

8.公司要想维持现状,需要大量的资本支出吗?

检查收入无重大变化的公司折旧情况,看是否存在资产减值(包括无形资产减值)。

9.公司在产业链上下游有话语权吗?

预收账款和应付账款占有话语权公司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公司的经营现金流和净利润应该很接近。

10.公司这些年的并购成功吗?

看公司年报及相关报告,并购后的短期效应;a看公司营业收入有没有改善,长期效果看并购后ROE、总资产收益率、总周转率有没有改善;a .公司的商誉是否在并购过程中产生;a过大,也会拖累企业的整体ROE。这不是一次成功的收购。

11.行业和公司未来的增长点在哪里?

看看公司的年报和行业报告,看看公司是否在开发新项目。一个公司的产品一般分为多个产品线。最好的是,目前有赚钱的摇钱树业务,也有正在培育的潜在业务。

二:产品评价问题

主要考察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需求。

1.企业产品对客户有真正的价值吗?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几个小问题。《资本论》中有一句话,“利用价值就产生价值”。观察顾客对产品的评价非常重要。你可以作为

公司的涨价信息可能会在公司的定期报告或相关行业信息中提及。时刻关注市场的实际销售效果。

3.如果公司有大客户,大客户对产品有持续需求吗?

你可以通过公司的定期报告或者直接询问公司的客户来知道答案。

三:行业竞争问题

主要是考察行业的竞争强度。

1.行业竞争力如何?

看行业内相关公司毛利率的变化趋势。看公司在增加销售收入的同时,是否增加了成本和期间费用。询问经销商是否处于强势地位,询问客户对产品是否挑剔。

2.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在哪里?

阅读公司年报和行业报告/询问客户、制造商和供应商。

3.企业通过什么方式竞争?

竞争有两种:一种是割喉式竞争,产品和服务提升空间不大,没有新的增长点。企业不计成本抢客户;

主要体现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费用。增加销售费用;另外一种是发展式竞争,不断挖掘客户需求,改善产品质量和功能。提供高端产品增加利润。有时两种竞争方式会共存。
四:公司治理问题
主要考察公司的管理结构。
1、管理层是否可靠,熟悉业务?
这是所有投资者都关心的一个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关联到公司制度,奖惩机制和人性的问题;如果公司的制度不健全,奖惩机制错位,再好的经理人也要动歪脑筋。同时也和个人的价值观,个人性格修养有关。在进行决策的时候管理层是考虑个人利益多一些还是公司利益多一些。通过公司董事会报告或者新闻采访,员工访谈都可以看出端倪。
2、如果我全盘买入公司,我会怎么经营?
这个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如果是我,我会首先考虑每月的现金收支情况,让公司现金流不至于枯竭。其次改善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第三想办法让大家努力干活。
五:公司评价问题
主要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待公司。
1、观察这家公司的核心数据是什么?
行业不同,企业的生命和周期不同,观察的数据也不同,对于成长股看业务收入,对于充分竞争的行业看成本支出,对于有不断创新的行业看研发费用,对于销售企业看业务收入和销售费用的增长率对比。需要长期进行总结。一般主要观察毛利率,三项费用率,ROE,资产负债率,收入增幅,净利润增幅,应收账款占业务收入比重,现金流和净利润对比,历年投融资情况等。基本可以了解一个企业的经营特点。
2、公司是否采用保守的会计政策?
激进的会计政策包括提前确认收入,减小折旧,研发费用资本化。保守的会计政策包括按实际情况确认业务收入,加速折旧,研发费用资本化。两种政策没有道德高下之分,了解了企业的会计政策并且配合二级市场的表现,可以起到先发制人的效果。
六:个人评价问题
个人的经济条件,性格特征对于股票投资影响很大,同样的投资计划在不同性格的人那里会有不同的结果。
1、如果我进入股市,立即开始了三年漫漫熊途,资金押三年我能否挺住?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标准思路。股票市场是一个没有任何理由的市场。市场上交易的是有时是企业的业绩,有时是净资产,有时是每股收益,有时是未来前景,有时候什么都不是。没人说得清是什么,这个时候只有一个字“熬”。
以上是投资股票之前要了解的问题,如果我们在买入股票之前考虑这些问题,那么将来的投资结果就不会太差。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