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讲述价值投资者卖出的原因:
1.股票被高估了。
2.有更好的和被低估的投资目标。
3.基本面已经改变。
第一个原因,股票的估值可以用dcf模型计算,股票的价格高于价值就可以卖。
第二个原因是,即使低估了现在的股票,比如50折的股票,如果你发现20折的股票,你也可以50折卖掉股票,20折买股票,从收益率来看也是划算的。
第三个原因也很容易理解。根本的变化和自己的期待都变了,做一个圣人没有错。这个时候,你只能对自己狠心,你愿意输,愿意出卖。
最近看到大V的一句有意思的话,让我深刻思考了第二个卖的原因。
有一段话:
“配对的结果就是失去最强的品种,然后再紧紧抓住最垃圾的品种。最后,在没有比重庆农商银行更烂的垃圾之后,重庆农商银行是不会动的,所以这是典型的傻瓜式经营模式。傻撒的习惯是买一堆股票,哪个上去哪个出去,然后留着被套。当被套股票被解开,牛市就结束了。”
这段话也揭示了配对容易出现一个相对不好的情况,就是卖的强,买的相对弱。所谓强弱,我们指的不是股价,而是基本面(投资银行的朋友都知道,这几年银行间的差异加大了,招商的净利润增长率提高了,同时拨备覆盖率也大大提高了,坏账率下降了)。
我们可以肯定地知道,匹配的最佳情况是你交换一张被低估的票,然后被低估的票上升回与原始票相同的估值,然后你交换更多的股票或现金。这种事情是最好的情况,但是在投资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想着好的事情,还要时刻注意危险的存在。
理论上,每个人都会犯错,市场趋势短期可能无效、混乱,但长期肯定会回归价值。如果换股次数足够多,可以肯定的是,最终的目的地是买板块里最垃圾的票,尤其是现在的牛市跟以前不一样,不是所有员工的牛市,大家都会一起涨。创业板最近的两次15年牛市和价值股17年牛市都是结构性牛市。有的股票基本没有起来,从头到尾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在这个时候,转投这个疲软的股票,会很尴尬,最后和其他国家的回报率可能会差几倍。
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目前我只能想两个办法来避免。1.是提高自己对证券交易所的要求。虽然都是同行业的公司,但是不要稍微打折就换。尽量打大折扣。折扣越大,你成功的概率就越大。有时候,即使业务上有划分,股票交易所多出来的股份或现金也可以弥补业务上的差异。
避免它的另一种方法是做一个匹配的网格,像我一样,尽可能大而保守地拉下网格。然后一次只换一点,充分利用每一次波动,积累尽可能多的利润,最后再换到弱势股。即使最后换到弱势股,也可以利用波动带来的额外利润来弥补。如果波动持续的时间足够长,实际上并不凉爽。
最后,希望大家能明白,只要持有这种换股的思维,换股换弱势股是必然的,也是换股的终极归途,但只是时间问题。但是这个世界上什么是完美的呢?也有坚持不动的烦恼。权衡利益,取其最少,接受不完美也是投资的艺术。
似乎很多人转战兴业溢价10%,这几年损失了不少利润。不过,单独持有兴业虽然回报率没有招商高,但还是不错的,足够了。
声明: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我们更懂通达信炒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