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说法是低位买入,高位卖出。
这就是投资者常说的:“抛高吸低”。然而,什么是低?为什么这么高?你怎么知道股票8元的价格是低是高?看k线图,很多投资者会说。看k线图,这个股票曾经跌到4元,涨到16元,那么8元的价格是高还是低呢?
事实上,多年的股市经验告诉我,低了可以低,高了可以高。“抛高吸低”对我们的投资操作没有指导意义,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一种理论是在熊市买入,在牛市卖出。
熊市股价低的时候,这个时候买入,牛市股价上涨的时候,卖出就能赚钱。但是什么时候是熊市呢?牛市什么时候再来?目前上证指数为2964点,较年初低点2440点上涨524点。这是一个牛市。你想卖掉它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比2018年高点3587点低了623点,被认为是熊市。你想买吗?
其实,多年的股市经验告诉我,熊可以更熊,牛可以更牛,“熊买牛卖牛”对我们投资操作的指导意义不大,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那么,股票应该什么时候买卖呢?
我想,在谈论什么时候在股票,买卖之前,我们先来谈谈在股票!买什么
一般来说,股票有两个属性,一个是交易属性,另一个是投资属性。
所谓交易属性,是指股票实际上是一个交易筹码。筹码在股东之间买卖,股价涨跌。股东赚取股价涨跌的差价,这叫“炒股”。
所谓投资属性,就是股票实际上是一张股权凭证,代表公司的股权。买股票其实是生意的一部分,你赚的是生意的利润,这叫“投资”。
买卖股票可能是为了股票交易或投资。如果是炒股,有炒股的门道;如果是投资,有投资的方式。
但是,从股市的历史来看,虽然股市赚差价很快,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交易成功的概率很低,犯的错误很多,时间长了往往会导致损失惨重。俗话说:一利二平七亏。
从我个人20年的股市经历来看,第一个十年是炒股,没有赚到钱。最近十年是投资,目前的利润已经远远超过了终身工资收入。
所以,我经常说,投资,不是股票!
所以我经常说,要立足于从企业赚钱,不要想从市场赚钱!
回到股票,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的话题,我想谈谈自己对投资的简单看法。
股票什么时候会买?
首先,你了解这家公司。
二是公司股价与其内在价值相比被低估,存在相当大的安全边际。
满意这两点,我觉得可以开始买了。当然,这两点不能一句话解释清楚,可以写在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里。
比如,什么是理解公司?你对公司了解到什么程度?
比如如何评价公司的内在价值?股价如何有安全边际?
这里,我就不谈了。
对我来说,当我看好一家公司,而它的股价被低估时,我就会开始买入,股价越低,我就越开心,买的越多。
举两个例子,这也是我近年来最重要的投资决策:
2018嘉仓格力。
1818年8月格力跌破40元后,我去了减持,平安的嘉仓格力,把格力的仓位提高了近一倍。
成立19年之初,格力曾有一波上涨,随后4月份因宣布混改,两块罕见的涨停板被拉出,创下65.40元的历史新高。
本轮加仓格力收获不小!
2019年的嘉仓地产。
在年初上涨之后,格力的仓位在4月份一度达到63%。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将减持格力的融资退回,并决定增持恒大和金茂。
4月之后,恒大和金茂都大跌,我不为所动。越跌越买。尤其是8月初恒大跌破20元之后,我又去融资,再次加仓。
持有近半年,金茂在收到18年的年度分红和19年的半年度分红后,股价反弹,盈利约15%。虽然恒大今年整体仍在亏损,但18元、17元、16元已经盈利。
它什么时候在股票?出售
首先,这是错误的。
买一家公司是因为你了解这家公司,对它很乐观。当你发现你其实并不了解这家公司,或者对这家公司乐观的理由是错误的,当然,你必须卖掉股票,你必须果断。即使你赔钱了,你也要承认错误,停止错误。
二是公司基本面严重恶化。
企业管理是动态的,企业的内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如果企业基本面严重恶化,当然会被卖掉。这里基本面的严重恶化,并不是行业景气度的普遍下降、企业业绩的季节性波动、国家政策的调控等。而是基本面的重大变化如企业核心产品的颠覆和行业的衰退。
第三,有更好的机会。
比如今年4月,我去了减持格力的嘉仓恒大、金茂,并不是因为对格力不看好,而是对未来三年的房地产市场比较看好。我原以为未来三年买恒大和金茂的收益率会高于持有格力。至于我的观点对不对,就让时间来证明吧。
从投资的本质来看,收购股票实际上就是收购股票代码背后的公司。只要满足上述2点购买条件,就应该购买。只要满足上述三个卖出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就应该卖出。
那么,股票在买入和卖出的时候是否会忽略大势呢?
有人会说,A股波动大,如果能波段操作,利润会更高。因此,许多人试图通过趋势时机和价值来选择股票,在上升趋势形成时买入,在下降趋势形成时卖出。然而,成功的人很少。
以目前上证指数2964点为例,比年初低点2440点高出524点。是否应该认为是上升趋势?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比2018年的高点3587点低了623点。是下降趋势的反弹吗?
所有乐队出来后一目了然,不知道之前的低点在哪里!活动前也根本不知道高点在哪儿!
当然,重大事件发生后,也要对投资组合整体仓位做综合考虑,是否要减持部分仓位保留部分现金?
比如说,股灾发生。2015年6月,股指最高涨至5178点,市场极度火热,不过当年是神小创的天下,我持有的格力、茅台、招商估值并不高,所以在5178点我并没有卖出。随后股灾发生,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在8月份我才进行了减仓,得以躲过股灾2.0,股灾3.0,也才能在16年从容地补仓、加仓。
比如说,中美贸易摩擦。2018年年初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摩擦,我受17年盈利120%影响,情绪乐观,故此一路满仓持有不动,承受了全年的单边下跌,市值回撤最高达40%多。
对于我们普通个人投资者而言,要结合大势考虑股票的买卖难度太大,成功率太低。比如说中美贸易摩擦发生之初,绝大多数市场中人并没有想到2018年会是A股历史上第二大熊市。
重大事件发生后,如果能把握好,肯定会获得极好的回报;如果不能把握好,从我个人的投资经历来说,只要以好价格买好公司,做时间的朋友,也不影响我们赚钱。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