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市场或个股出现回调时,投资者的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个问题:是不是该入市抄底了?其实每一次下跌都不缺抄底者,只是有些人真的通过这样做赚了很多钱,而有些人却一次次亏损甚至被套牢。这也是寻找便宜货。为什么结果如此不同?
事实上,“抄底”成功的关键在于时机。以下是三种容易导致逢低买入失败的情况:
一是市场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趋势后,突然从高位暴跌。
这通常是市场趋势会反转的信号,但此时有三种人很可能有入市的冲动:前期因过早抛售而损失大量利润的人,市场复苏初期因害怕再次大跌而割肉的人,以及听说同事邻居赚钱想炒股发财而迟到的人。
由于这些人进入市场的动机,他们通常很少有止损的想法,所以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意味着他们将经历整个熊市的考验。比如2009年7月29日,上证指数暴跌5%。如果当日买入并持有至2010年7月1日,上证指数累计跌幅将达到27%左右,可以想象投资者的股票。
二是市场连续几天下跌,跌幅较大。
通常那些前期成功脱险赚钱的投资者,看到股价低于上一个买入价,听到媒体上很多专家断言不可能跌破某某的支撑位,就主观认定赚钱的机会又来了,于是就直接回归市场。然而,是否是底部永远不会取决于一些人的主观意愿,所以用这种方式逢低买入通常是“半山腰”。
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在判断错误后没有果断止损,或者自己比较固执或者比较幸运,那么你通常会看着股价越跌越多,损失也会越来越大。例如,2009年8月11日,市场在经历了四天的暴跌后,关闭了小阳线。但是,如果你在这一天入市并持有到2010年7月1日,相比上证指数27%左右的跌幅,你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
第三,在市场下跌过程中,突然出现重大实质性利好消息,盲目入市,只根据自己或部分专家的判断进行逢低吸纳。
经验表明,一条能够影响市场走势的消息是好是坏,市场应该反转还是继续下跌,并不是由一些人的主观意愿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多头和空头双方相互博弈的结果,所以大部分冲进市场逢低买入的结果都是命运多舛的。
比如2009年9月22日,管理层直接出台三大救市政策,上证指数当日大涨7.77%。媒体对市场前景的乐观看法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如果你在这一天入市并持有到当年的10月28日,损失很可能会超过20%。
那么,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时候入市,逢低吸纳,才能确保成功呢?综上所述,它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1.市场不好的时候不会跌,甚至会低开高走。
2.整体市场成交量已经萎缩到土地成交量的水平。
3.所有主要部门都已面目全非,无人幸免。
4.媒体上看空的声音依旧不绝于耳。
声明: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我们更懂通达信炒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