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尼尔重视制度认同。
此前,节目《易说》聚焦趋势选股大师威廉奥尼尔的投资方法,他特别关注“机构身份”,指的是市场上机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股票。
股票的价格上涨需要大量需求驱动,而股票最大的需求显然来自机构投资者,包括公募基金、保险、证券公司、私募基金、银行、信托等。
一般来说,这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在日常股市交易活动中所占的份额最大。从全球市场范围来看,市场成熟度越高,机构占比越高。
这里我就不多说市场投资者结构的细节了。你可以查看下图,这是对2019年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分析:
左边的饼图显示了A股,各种资金的比例,右边的饼图显示了“国内投资机构”的细分情况。
奥尼尔认为,投资者不仅要关注一个股票,的机构投资者数量,还要知道这个数量在最近几个季度是否持续增加,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持有的数量在最近一个季度是否大幅增加。
在奥尼尔关注的问题中,还包括这些重要机构投资者进驻某一只股票的实力,以及这些机构的业绩是否良好(最好是在基金业绩榜前列),可以证明这些机构的选股能力。
总的结论是,投资者应该购买机构认可度正在上升的股票,
二.机构行为的数据来源
我们如何观察奥尼尔提到的“制度认同”?
短期可以观察机构交易的日常数据,一些数据分析机构会在榜单上列出一些机构席位数据。
如果是较长期的数据,一般以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的财务报告内容为基础,对不同机构的持仓数据进行倒排,综合考虑这些数据的发布时间和数据维度,进而分析机构投资者的行为。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这类数据。毕竟机构行为一般更适合观察中长期趋势。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将公布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基金季报将公布其前十大股票持仓(所有持仓均在半年报和年报中公布)。根据这两个数据,可以计算出股票相应的机构仓位。
具体来说,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可以根据股东姓名大致划分为机构,基金公布的持仓也可以分配到每只股票上,这样就可以计算出不同机构在不同股票上的股票市值。
三.机构跟踪战略的逻辑
机构跟踪策略强调数据发布后的交易,主要从存量逻辑和增量逻辑两个角度考虑。
股票的逻辑考量是机构当前的仓位,从侧面反映了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
比如之前有券商机构做过机构跟踪策略的研究,统计了2005-2017年这13年间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发现所有不同类型的机构持仓跟踪策略都能跑赢沪深300指数,其中对QFII、保险、基金的跟踪更有效。
研究表明,从群体跟踪来看,股票市值越小,持股机构数量越少,占总股本的比例越高,跟踪策略越好。
增量的逻辑是机构加仓后趋势可能会持续,还会有进一步的加仓,这主要是由机构持仓数量的增加和占总股本比例的增加来定义的。
增加职位的行为表明,该组织长期以来对这样一个股票更加乐观。从趋势来看,可能会继续增加posi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