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天数后卖出。
“天价在天量之后”,所谓“天量”,是指一定时间单位(如日、周)内的成交量是近期最大的成交量。所谓“天价”,是指某个时间单位(如日、周)内的价格是近期的最高价格。
日数高多是庄家大量派发筹码造成的,股价下跌指日可待。如果我们不及时清理市场,先前胜利的果实将会失去。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
当每日成交量出现时,股价(或指数)的位置必须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相对高位的确认可以根据股票的历史走势来判断。
成交量一定是近期最大的成交量。
(2)当高位放大量龙隐时卖出。
k线将巨量龙隐置于高位,这通常是经销商的出货信号。当股价长期大幅度上涨时,买方力量已经表现不足。这时,交易量突然急剧增加。当日K线是长长的银线时,通常意味着经销商已经完成了拉船。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及时清仓,就会卡在高位。
使用这种方法时要注意:
该信号只有在上涨行情持续较长时间,股价较市场起点上涨30% ~ 40%以上时才有效。
注意两类市场的高位概念:一是上行市场的高位是从本轮行情的起点开始计算的;二是反弹行情的高位是从反弹点开始计算的,其前期高点往往是反弹行情的高位。
高位时k线形态成交量巨大:一是k线尹畅股价暴跌,经销商决心出货;二是k线长阳股价大涨,庄家有强船拉;第三,k线是强顶信号,大阴大阳互吞。
(3)当价格和数量在高位相互背离时,在反弹时卖出。
成交量是股价上涨的动力。成交量不足意味着买家不再乐观,股价必然会回落或反转。
价格的下降和价格下跌的增加都是量价背离。价格上涨,但成交量不增不减,说明买方力量耗尽,股价虚高,难以持久。现在是卖出的时候了。
价格下跌,成交量增加,说明投资者看空市场前景,纷纷抛售,价格大幅下跌。这就是市场反转和熊市到来的特征,这就是卖出的时机。
(4)股价高的平台窄幅排列,成交量萎缩时逢涨卖出。
为了盈利,股票价格已经大幅上涨。
局的区域,随后的平台窄幅整理使在此时介入者无获利空间,而成交量的萎缩正说明庄家推高动力正在消失,已完成出货的庄家很快就会不再精心维持这一平台,一轮跌势就此开始。
利用此方法时应注意:
在快速拉升后,股价应有一定的升幅。
平台整理的幅度不应过大,时间不应过长,成交量较前期上升时有明显萎缩。
(5)巨量打开涨停板时卖出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成交量与股价的关系是:涨停量小,继续涨;跌停量小,继续跌。
在涨跌停板制度下,如果某只股在涨停时没有成交量,那是因为卖方惜售,不愿以此价抛出,所以才没有成交量。第二天,饥渴的买方会追买,股价继续上涨。如果当日出现涨停,而成交量放大,说明卖方抛出意愿强烈,买卖力量发生变化,股价有望下跌。短线操作者应在成交量放大使涨停不能维持的第一时间卖出。
利用此方法时应注意:
涨停位置应处于相对高位,特别是一些历史阻力位。
涨停中途被打开次数越多、时间越久、成交量越大,反转下跌的可能性越大。
注意庄家假买真卖。为了达到暗中出货的目的,庄家常会先以大买单挂在涨停位,造成买方追买假象,而当众多投资者以涨停价追买,此时庄家便撤走买单填卖单,自然成交。当买盘消耗差不多时,庄家故技重演,进一步诱使散户追入,如此反复操作,以达到高位顺利出货的目的。因此判断涨停板的真假,应观察是否存在频繁挂单撤单行为,涨停是否经常被打开,当日成交量是否很大这几点。
(6)股价多次冲高不过时卖出
股价前期高点往往会成为未来股价的重要阻力位,股价如果能有效突破前期高点,证明上升动力充足,股价创新高不成问题。但如果冲高不过,则说明股价上升动力不足;如果是多次冲高不过,则说明股价上升动力严重不足,同时也反映多数人不看好后市,股价下跌指日可待。
利用此方法时应注意:
股价在上冲前期高点时,得不到成交量的配合。
短线可把每次冲高不过时当做卖点,特别是第二次冲高不过后应坚决卖出。
(7)股价在高位出现无量空涨时逢高卖出
股价经过一轮涨升,买方的力量已经消耗殆尽,没有能力将股价推向更高,但由于惯性作用,股价有可能顺势上涨,而成交量却不能配合放大,造成无量空涨现象。无量空涨说明买方已不看好后市,涨势不能持久,股价很快就会回落。因此,短线投资者当发现股价在高位出现无量空涨时应逢高卖出。
利用此方法时应注意:
确认股价所处的位置已在高位,可根据该股历史走势判断。
无量空涨的幅度不应过大,时间不应过长。
可结合分时成交情况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