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和管理者都希望企业盈利。企业盈利的原因和非盈利的原因是一样的,都在管理和实践中。所以,不要只看报表上的数据,还要仔细分析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说明有哪些问题,以及如何改进以后的管理。
1.管理权益净利率的方法
我们从企业的角度,分析企业为股东创造利润的能力。如果权益净利率为10%,则意味着股东投入1元钱,会有0.1元的分红回报。
从股东的角度,我们希望看到的是股东对企业要求的最低回报。我跟你说过股权的成本,股东的钱也很贵,也不是白给的。权益成本可以说是企业权益净利率的最低要求。如果企业权益的净利率不能高于权益成本,说明企业没有为股东创造财富。因此,企业可以用权益成本作为衡量权益净利率水平的标准。
2.管理资产净利率的方法
站在企业的角度,我们需要分析的是资产获得收益的能力。如果资产净利率为15%,那么企业可以获得0的利润。每1元资产15元。
从股东的角度来看,不能只看资产的净利率。因为总资产中有股东的钱和债权人的钱,资产的净利率可以反映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但不能反映股东投资的盈利能力。
比如同样资产10亿元,A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5%,B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为20%,那么B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较强。但这100亿元是否都是股东的钱,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3.股权乘数的管理
权益乘数是衡量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指标。如果企业债务的资金越多,股权乘数越大,企业的财务风险越高。
股权乘数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的利润产生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促成企业的破产,因为企业破产的直接原因是无力偿还到期债务。
债权人的钱就是债权人的钱。如果你拿了别人的钱,你必须还。企业一定要在自己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适度负债,最好设立债务警戒线。
4.销售净利率管理
净销售利率水平一方面是计算出来的,另一方面是制定出来的。
怎么做?
如果企业对销量净利润率没有正确的预期和估计,那么产品就很难赚钱。在我们销售任何产品之前,我们必须计算毛利和净利润。
有句话说“买的不如卖的好”。“罚款”,我们要问自己“罚款”在哪里。顾客不是傻瓜。他们只会在逛完之后才会买。所以,在卖出之前,卖家要先算好账,这样不仅能为自己赢得生意,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
毕竟算出来的都是算出来的。没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如何把计算变成现实才是关键。企业要设定目标净销售率,将其作为考核指标,并逐级分解实施。
声明:本站资源收集于网络。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我们更懂通达信炒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