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股市的基本面、业绩和表现,很多人会说你傻。

——“谈基本面,你会输在起跑线上。”

——“听说你最擅长分析公司基本面和估值?”——“你善于分析基本面和估值!你全家都擅长分析基本面和估值!”

然后

——“只有在国外才能进行价值投资,只有在国外才能看到这一点”

其实不是。威廉。

奥尼尔的著作《笑傲股市》(威廉奥尼尔的《如何在股票中赚钱——无论顺境还是逆境的制胜体系》)指出:

1.从1953年到1985年,最初阶段表现最好的股票的平均市盈率是20倍。2.从1990年到1995年,真正的龙头股票的初始平均市盈率是36倍。3.相信低市盈率的投资者几乎会错过所有这些令人惊叹的股票!

似乎不光是中国,全世界,业绩和估值都是牛股面前的笑话。

但是,业绩和估值重要不重要,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投资者,冷静下来都不会有人说不重要。

那有什么问题呢?为什么低估值的股票不赚钱,高估值的股票赚钱?

这里有一个例子。

如果你买一个新包,CHANEL的包,价格已经很高了。虽然质量很好,但与那个价格相比总是不划算的。但是,CHANEL公司做得很好,品牌价值在不断提升,产品价格在不断提高,你手里的包没用,而且保养得很好,款式也绝版了,最后能比你的进价多卖几倍;你还买了一个新包,不同品牌的包,很便宜,新的时候看起来很漂亮,好像很划算。然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劣质品牌公司并没有什么长远的经营理念,只是努力生产,不断降价,跑量。最后发现工厂用的是劣质人造革,工艺粗糙。用了两三次就掉线了。你自己不想用你的新包,也没人想卖。

什么是高估值?什么是低估值?高市盈率是高估值吗?不完全是。

这就像问做生意的人价格重要不重要,他们必须告诉你是重要的。但同时,每一个价格都值每一分钱。只有在品质相同的情况下,购买价格越低越好。

在调查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基本面分析正确,估值正确,市盈率也正确。错的是我们把高市盈率误认为高估值,把低市盈率误认为低估值。比如你肯定不会认为50元一斤的青菜比100元一斤的牛低,而后者更高,对吧?

认识到问题后,我们来解决它。

首先,纠正两个错误:

1.银行股5倍市盈率低,医药股30倍市盈率高——请参考青菜和牛的例子。

2.目前医药行业平均市盈率为30倍,医药股A公司20倍市盈率的数值被低估,存在提升空间——请以CHANEL和杂牌包为例。

3.医药公司A的历史平均市盈率为25倍。目前20倍的价值被低估,有回归平均值的动力——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水果例子:“这个西瓜上市以来,均价一直在25元,现在20元一个在卖。买了就赚!”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西瓜上市这么久,胶囊太熟,只能低价处理。

市盈率X的本质是公司未来10年能给股东带来X倍的当期利润。

首先,只要目前很多门户网站上的市盈率基本都是错的(PE)

1.不排除非经常性利润。2.不包括所谓的非经常性利润,但实际上是经常性利润。3.不是更新最新的业绩预告,业绩快报中的利润,而是使用上一季度甚至上一年的利润。4.不考虑季节因素,只是简单使用动态业绩年化。

解释如下:

1.非经常性利润是一次性利润。例如,如果你卖掉一片洛杉矶

2.每年都有一些所谓的非经常性利润。比如有的国企每年有固定的政府补贴,有的软件企业每年有固定的增值税退税,有的控股公司每年有投资收益。只要按照会计准则归类为非经常性,实际上未来每年仍会有一些潜在的大额利润计入当期利润。

3.虽然财务报告相对准确,一般按季度发布,但我们更应该关注最新的实时业绩报告和业绩预测。就像买水果一样,我们不仅要看它出厂时的官方信息,还要观察它最新的颜色,拿捏它的硬度来判断它最新的新鲜度。

4.国内春节时间和财政预决算制度决定了与政府相关的行业(如房地产、建筑、银行外包项目等。)第一季度低,第四季度高;零售业在第一季度更高。因此,我们不能把最近一个季度的简单年化利润作为当期利润,而必须使用最近十二个月的数据。

我们开头提到市盈率不等于估值,就像价格不等于性价比一样。对应于市盈率甚至比市盈率更重要的指标是市盈率。业余投资者显然不太关注这个指标,听听接下来的分解。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