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是指影响股票市场走势的一些基本因素的情况,通过对基本面的分析,可以掌握决定股价变化的基本因素,这是股票投资分析的基础

投资基本面要求以适当或低估的价格买入有能力持续创造价值的企业,或以远低于企业实际价值的市场价格买入股票。

目前市场上关于基本面分析的文章,基本上都是教投资者如何进行基本面分析。比如有以下几个因素:1)宏观经济形势。2)利率水平。3)通货膨胀。4)企业质量。5)政治因素等等。

然而,很少有文章仔细讨论如何把握基本面分析的度,以及基本面研究在多大程度上最有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基本面分析的要点?基本面分析真的更深入更有效吗?

相信大多数投资者在进行基本面分析时都会遇到以下困惑:

1.掌握基础分析的知识要求很高。我要学多久?

2.无法有效获取真实信息进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可能被造假。真实信息在哪里?

3.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后发现,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公司不值得投资,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4.我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做基本面分析?我必须工作和照顾我的孩子。

5.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可惜市场不买账。相反,同行业中基本面不佳的股票,公司涨幅更大。

6.终于找到好公司了,最近涨的不错,但是什么时候卖?

7.有些投资者熟悉一两个领域,但恰恰是这些行业几年没有市场,股票长期不涨,其他行业的股票屡创新高,却看不懂,摸不着。

第一,掌握基础分析的知识要求很高。这一切要学多久?(使用股票交易者训练软件,持续模拟训练,快速提升股票交易水平)

这是投资者需要面对的第一个缺口。透彻的基本面分析包括把握行业的趋势,梳理行业的各个环节,分析具体的目标公司,每个环节所需的分析技巧和工具都不一样。

把握行业趋势,投资者需要有基本的商业逻辑判断,能够大致判断行业的前景,能够比较不同行业的前景,比如互联网和钢铁的比较,从而选择趋势投资好的行业。

第二步是细化行业中的每一个环节,这会增加分析的难度。要求投资者对行业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清晰划分产业链,准确判断产业链上下游玩家的议价能力,从而选择行业中最赚钱的环节。

第三步是具体分析公司的目标,这需要更多的专业技能,深入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通过合理假设预测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能力。全面分析公司的竞争力,公司的优势能否保持,劣势能否弥补。行业竞争如何,公司的行业地位如何等等。

能做到以上三步的投资者大多是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投资者几乎不可能做到以上三步。

二是无法有效获取信息进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可能被造假。真实信息在哪里?

在基本面分析中,信息获取是一个大问题。投资者要及时准确地获得公司的第一手信息,几乎没有畅通的渠道。巴菲特可以随时与公司高管沟通,了解公司的战略发展、产品研发等情况。甚至通过在董事会中持有大量股份来影响公司的决策。中小投资者可以通过哪些渠道获取这些信息?据估计,招待会

其次,即使投资者能获得第一手资料,你有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公司的财务报表本身就是一门艺术,里面包含了很多假设。里面有多少水?有没有造假?你清楚了吗?就我在私募的经历来看,经过半个月的现场调整,公司从董事长到生产线负责人都要逐一沟通了解信息,甚至有专门的财务法律团队对公司合同和财务报表的真实性进行核查。

即使我们做了这么多,也不敢说我们对公司有全面的了解,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的业绩。那么,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普通投资者敢说自己能把握公司的未来吗?其实很多时候,即使是公司董事长也会误判公司的未来,如果过于乐观,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看出来。

第三,花了大量时间研究后发现,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公司不值得投资,所有的时间都浪费了。

这种情况太多了,大多数公司都不是好的投资对象。

4.我怎么会有这么多时间做基本面分析?我必须去工作,照顾我的孩子。

这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大多数投资者都有自己的工作。生活中,每天能用于股票研究的时间并不多。股票也依赖大盘,的技术和基本面。嘿,炒股这么难吗?

5.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基本面非常好的公司。可惜市场不买账。相反,同行业中基本面不佳的股票,公司涨幅更大。

相信做基础研究的人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在很多情况下,行业的龙头并不是最好的,有时候是行业中的第二名,甚至是行业中排名较低的企业的股票,都有较好的涨幅。比如远在当时的视频监控行业老海康威,从2012年初到2013年10月的高峰期,涨幅在300%左右,而同期小弟大华股份的涨幅接近500%。

最近,像火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龙头是濮阳汇成,但大多数机构都看好万润股份。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种困惑。显然,花了很多时间才找到行业内最好的公司,但遗憾的是,股价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6.我终于找到了一家好公司。如何选择买卖点?

看到好公司及时买入?等到估值合理及时买入?估值是否合理,谁说了算?等到基本面变坏了再卖?通常,在基本面变坏之前,股价已经上涨。

前反应,跌了一大截了。对于基本面分析者来说,如何把握买卖点呢?

七、有些投资者对某一两个领域比较熟悉,但恰恰这几个行业几年都没有行情,股票长期不涨,而其他行业的股票屡创新高,我却看也看不懂,更不敢碰。

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研究特定行业的投资者,典型的如研究煤炭有色金属的投资者了,难得今年出现了一次期货暴涨行情,苦熬五六年终于看到春天啦。

对于基本面如此多的困惑,难题,投资者该如何应对呢?是不是要放弃基本面分析呢?

我的策略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只要把握最关键的基本面信息,剩下的让市场帮助我们选择。

最关键的信息是什么?

在本人看来,最关键的信息是对行业趋势的把握。这里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投资者需要把握这个行业到底前景如何;第二层,这个行业目前发展到哪个阶段。

第一层比较好理解,就是分析行业的好快,比如现在谁都知道互联网高科技行业的前景比钢铁煤炭要好。

第二层的意思是投资者要清楚目前这个行业是出于概念出现初期,还是业绩兑现加速器,还是业绩平稳增长期。处于衰退期的行业就没必要浪费时间去关注了。

一般来说处于概念期的行业如果得到资金的认可往往会有一波爆炒,比如去年的精准医疗以及互联网金融等龙头板块。在这个阶段炒作基本靠大家的想象力,整个行业并没有实质的业绩产生。因此这就是个无法证伪的阶段,即你无法证明这个概念所讲的故事不可能实现。在无法证伪的阶段,只要有资金愿意炒作,这个概念题材就可以持续炒作下去。这也导致了在大牛市的背景下,精准医疗和互联网金融板块的疯狂炒作。

概念期炒作后往往会进入板块调整阶段,这时候资金不会轻举妄动。因为此时,这个行业将要接受各种小考,期中考直到最后的期末考。当时夸下的海口,许下的业绩承诺到底有没有希望做到,实际做的跟当时说的差距有多少,在这个阶段开始纷纷暴露。例如去年大量的并购重组时许下的业绩承诺在今年已经有越来越多案例不能实现了。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排雷阶段。等排雷进入尾声,行业的业绩开始逐渐显现,会进入第二波的业绩实现过程的炒作。

因此投资者要把握住行业的炒作阶段,掌握炒作的本质,到底炒的是故事还是业绩。如果是炒故事就看谁的故事性感,如果是炒业绩,就看业绩增长最快的标的。 (用炒股手训练软件,不断仿真训练,快速提高炒股水平)

总结下来,最关键的信息就是大致把握行业的第一层以及第二层信息。如果有能力有多余时间,可以尝试把握行业的产业链,尝试找到最佳的投资环节,当然这个性价比就不如前面了。 至于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标的公司之间进行横向的比较我就不赞成了,到这一步性价比就非常低了。

你可能花了大量时间对比分析了一个环节的20家公司,你也不一定能判断哪个标的最好,即使判断出最好的公司,很可能老大和老二也差不了多少,最终在股票市场上,行业最好的公司股票也不一定涨的好。

最不建议投资者去研读公司的财务报表。

第一、财务报表本身都或多或少包含水分;

第二,财务报表反应的是历史数据,对未来预测作用十分有限;

第三,不同行业对财报的分析点不一样,投资者很难把握住重点。

对于财报,我们只要能够获取最基本的信息就可以了,比如公司业务构成(主营业务)、利润大小、收入情况基本就够了。

基本面分析与选股策略

说说分析股票基本面的几个重要指标。首先是EPS英文全称EarningPer Share,中文译做做每股税后盈余又叫每股收益。

公式如下:

EPS = 税后净利 / 总股本= 平均每一股完税之后还赚多少钱,它反映了公司的竞争力。

这个数值,要看最近5-10年的数据,越高越稳定越好。还要观察在外部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公司受影响的程度来判断公司的竞争力。

第二个指标叫做ROE英文全称Return OnEquity,中文译作股东权益报酬率。

一家公司的ROE在15%以上,并且稳定就很不错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最近几年的数字变的很高,说明这是个不错的生意,有可能会引来竞争者哦。

我们还要注意看这家公司的负债是否过高,从下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当负债越高,分母越小,ROE也就越高。而一家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是不会背上长期的负债的。

公式如下:

ROE = 税后净利 / 净值(股东权益) ,股东权益 = 资产 – 负债

在金融业/保险业由于它们行业的原因,负债比例非常高,用ROE检测非常容易失真,这时就要用ROA来评估。

ROA英文全称Return OnAsset,中文译作资产报酬率,它反映了整体资产的获利能力

公式如下:

ROA = 税后净利 / 资产

最后一个指标可以帮助我们对目标股票的高低有一个直观的标准。它叫做PBR,英文全称Price/BookRatio,中文译作股价净值比。一般是以1为标准,小于1表示股票目前偏低,大于1表示股价偏高。

公式如下:

PBR = 每股价格 / 每股净值(净值/总股本)

然后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股东的持股数量与稳定性判断这家公司内部是否稳定,一般来说一家公司的人员变动越低,就越能说明这家公司不错。

每年上市公司都会分红,当我们拿到这笔钱后一定要再投入进去形成复利,复利策略的另一个关键点是不赔钱。所以我们选择标的时如果这家公司赔钱了,我们就要谨慎考虑了。而如果我们已经持有了怎么办呢,当然是找个相对高点抛出去。虽然这家公司有可能只是暂时的亏损,但我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那假如我们购买的股票最近正好赶上了一波行情涨了不少,要怎么操作呢?是继续持有还是见好就收,个人建议只要短期涨幅超过了5年的EPS就可以考虑分批抛售了。

当然为了减少风险,我们要多考虑几个标的,一般而言5-10个即可。等待复利的过程是一个苦闷的过程需要我们更加耐心因为我们要等待股价跌到一个合适的价位,而往往股价真的跌到了那个价位市场上往往又会变得悲观认为还会继续跌下去,这时我们必须下定决心,只要股票符合我们的选择标准,就可以大胆买进,不要管明天会是什么价位!

好了,知道了要掌握的核心信息,选择了合适的行业,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选择合适的标的以及买卖点的选择了。这里就要依靠市场来帮我们进行判断了。

如何依靠市场帮我们进行选择? (用炒股手训练软件,不断仿真训练,快速提高炒股水平)

市场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板块,正确的标的,并给出较为准确的买卖点(无论超短还是波段)。因为市场永远是对的,在市场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不可能毕业。即使你花了1年时间选择了一个非常好的标的,但是市场不认可股价也不会涨,买的太早埋伏一年,你会受不了。卖的太晚,利润折损大半,甚至亏损。所以,在埋头研究基本面的同时,抬头感受市场的呼吸。

如果你把研究财务报表,研究公司竞争力分析,产品销售状况,管理层能力的时间拿来感受市场,你的成功率将有显著提高。

只有基本面分析能力永远只能是瘸腿走路。

市场能够帮你选择正确的板块。当一个板块出现集体上涨行为时(标志就是大量个股大涨甚至涨停)就是你应该提高注意的时间,你应该仔细分析这个行业(搞清楚一层和二层即可),判断这个行业的持续性,到底是短期的刺激引起还是有长期利好行业的因素。你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因为市场永远只会奖励最聪明、最勤奋的投资者)。如果结论是值得参与,你可以通过市场来帮助你选择最佳标的(既可以是龙头股,也可以是补涨股,取决于不同的阶段)。

板块整体启动的第一天,率先涨停的往往就是龙头,但也不绝对。龙头往往能够带领众多小弟一起冲锋。龙头确立了以后,小弟都要看龙头的脸色行事,龙头冲100步,小弟跟80步,最后龙头的涨幅会远远超过整个板块。

如同近期的锂矿龙头天赐材料。这种市场行为难道不像江湖帮派推选大哥么?谁先扛到旗子谁就是帮派老大,老大走前面,小弟绝不敢超越。除非是有大级别行情的时刻,会出现2-3个带头大哥轮流冲锋的情况。

通过基本面分析出来的行业老大跟市场选取的带头大哥往往相差甚远,因为带头大哥不仅要看实力(暂且可认为基本面),还要看颜值(流通盘大小、历史股性甚至股票的名字等等),因此市场龙头的预判难度比较大,因为市场的口味随时在变,既然这样我们就不去预测了吧,及时跟随就好。

如果是做波段,最佳策略是反复操作龙头标的,通过最简单的趋势操作来确定买卖点,以及确定仓位大小。简单的趋势操作虽然不能让你产生暴利,但却能保你躲过4次“股灾”。

股市绝非赌博靠运气,大家要不断总结学习,只有深刻的了解市场,理解股市的规律,才可以长期生存。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