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星期四是指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美国华尔街股市突然崩盘。

1929年10月29日,正是星期二,纽约股市暴跌到了极点,所以有人用“黑色星期二”来指代这一事件。这一天,纽约股票市场崩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大危机开始了。

背景介绍

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市场对新设备和建筑的需求很弱,经济增长很慢,可供投资的领域很少。资金企业的业余时间开始流向证券市场。大量资金人找不到投资的地方。进入证券市场后,股票价格暴涨,以数倍于实际价格的价格买卖,导致泡沫现象严重。股票价格上涨导致更多资金投资股票,股市过热,每天都创下新纪录。但在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泡沫突然破裂,股价暴跌,高价的股票一夜之间变成废纸,争相购买证券的企业和个人一夜之间变得穷困潦倒。

原因分析

在1929年10月之前,华尔街股市经历了大约7年的繁荣,所有股票股票价格稳步上涨。1929年9月初,一位统计学家预测,美国将出现前所未有的大萧条,道琼斯指数下跌约10点。后来,胡佛总统声称美国经济从根本上是健康的,股市再次大规模上涨,但整个华尔街都笼罩在警惕的气氛中。

到了10月24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抛售潮,一天之内有12,894,650股股票股票易手。10月28日,“黑色星期一”,股指暴跌13%。到10月29日,股市崩盘达到顶峰,1638万股股票易手,再跌22%,再次打破历史纪录,损失比盟军欠美国的战争债还大5倍。在此期间,尽管一些金融巨头试图拯救股市,如摩根公司的代理人理查德惠特尼,曾吃掉钢铁公司股票,的1万股等。无济于事,股市暴跌。这次访问一直持续到1932年年中。34个月后,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87.4%,跌幅最大的是股票的冶金、机械、汽车、电力和化工等行业,跌幅均超过90%。纽约股市暴跌还波及英国、德国、法国、比利时、奥地利、瑞典、挪威和荷兰,引发了股市大规模、持久的下跌趋势。此后,世界金融经济发展陷入长期萧条。

1932年7月达到历史最低点后,直到1954年才恢复到1929年的最高水平。实体经济方面,到1933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2036亿美元下降到1415亿美元,下降30%,企业倒闭8.56万家,工业生产下降55.6%,进出口下降77.6%,银行倒闭1.05万家,占总数的49%,失业率达到25%。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