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规避风险,安全边际原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
长期投资成功的本质是本金不能遭受永久损失,寻求安全边际以保证本金即使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不会遭受永久损失。换句话说,那些试图避免损失的投资者必须让自己在各种情况下生存下来,甚至实现繁荣。巴菲特提出“第一,不亏钱,第二,记住第一条”的投资信条,将安全边际渗透到骨子里。
所谓安全边际,就是根据我们做的股票估值打折后买入,为突发事件预留一些缓冲空间(因为市场太复杂,总有一些我们没想到的因素),从而起到类似汽车安全气囊的作用。确定安全边际的基础是股票估值,合理甚至保守的股票估值是我们获得安全边际的前提。
安全边际的概念只有在基于一个目标,而不是投资者的想法时才有用。安全边际必须由明确和成熟的标准来定义,或者至少是明确的。安全边际不是绝对的,但在正常和可能的情况下可以避免损失。
如何预测股票的估值是否在安全范围内?
安全检查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股票证券不是以每股净资产来衡量,而是以公司未来的自由现金流来衡量。
2)对于安全的检查,我们更应该关注衰退时的情况,而不是繁荣时的情况,没有哪个行业可以完全避免经济萧条的影响。优质公司的得不到,不是买劣质公司的理由。
3)以牺牲安全为代价来获取利益是不值得的。
利润和风险之间没有数学关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可能准确计算出不同投资工具的预期风险。有效的操作要求风险尽可能的统一,从而减少运气的影响,让概率规律发挥最大的作用。
投资者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做到这一点,但在经济萧条期间,许多风险资本投资可能会同时崩溃。因此,投资高收益工具的人在一段时间的高收益之后,会经历突然的大亏损。本金和收益回报不能相互抵消。一个更好的选择程序是从最低的可接受的安全级别开始,而另一个股票至少应该在这个底线之上。
4)必须采用明确的安全标准。
选择优质股票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排除的过程,所以要出台非常明确的规则和标准,将那些不合格的公司排除在外,包括性质、地点、规模(“临界点”是凭经验估算的,投资者认为更合理的话可以采用自己的标准)。
适合投资的股票必须有能够显示公司成功经营和稳定财务状况的记录,所以折现现金流法模型不适合新公司和财务危机中的公司。股息记录可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一般来说,能分红的公司比不能分红的公司好,但这一事实本身不能成为将股票排除在不分红公司之外的理由。
5)安全评估期。
目前,中国证监会要求提供三年和另一个时期的财务报告。这对于安全检查来说太短了。我们认为五年以上,一般来说七年可能更合适。以下因素可以认为是有利的:盈利趋势上升,当前业绩非常好,评估期内任何一年的业绩都高于预期。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