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股票估值更接近艺术而非科学,因为内在价值在实践中是一个难以把握的概念。

关键的一点是,股票估值的目的不是为了确定一只证券的内在价值,而只是为了发现它的内在价值是否足以证明购买这只股票,是合理的,以及它的内在价值是高于还是低于市场价格。

为此,一个近似的内禀数值就足够了。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女人是否肥胖,就不需要找出她的确切体重。

对于不同的情况,内在价值表现出不同的清晰程度,而清晰程度是通过一个大概的范围来反映的。即使是一个非常不明确的内在价值区间,如果股票目前的市场价仍然大大超过这个区间,我们仍然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股票估值的三点理论-估值不是技术是艺术

内在价值接近艺术而非科学的原因包括以下三点。

首先,数据不足或不准确。

虽然完全伪造数字的案例很少,但一些公司会使用一些会计方法来调整数字的结果,隐瞒一些重要信息。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识破这些诡计。

第二是未来的不确定性。

我们根据当前的事实和明确的发展方向进行预测,但任何新的发展都可能使这一预测失败。由于影响股票,未来发展的因素很多,分析技术在股票估值中的应用面临各种固有的困难,因此对股票的分析往往没有定论,令人失望。

甚至可以说,只要这种分析得出了一个看似确定的结论,那么这个结论就可能存在误导。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股票分析能在多大程度上预测未来条件的变化?在我们讨论完分析中涉及的所有因素之前,我们不妨暂时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

未来的发展大多是不可预测的,而股票分析的假设是,历史记载至少可以用来大致指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对这个前提的怀疑越大,分析的价值就越低。因此,内在价值的计算和分析对债券更有用,因为债券比股票更不可能发生变化。它对股票,这样一家具有一贯稳定特征的公司也很有效。

股票估值的三点理论-估值不是技术是艺术

第三是市场的非理性行为。

市场和未来一样不可预测,两者都无法预测和控制,但分析的成功取决于这两个方面。当我们寻找价值被低估或高估的股票时,我们更关心的是市场价格。

我们最终的判断一定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股票的市场价格在股票市场,价值投资有两个前提:一是市场价格经常偏离股票;的内在价值二是当这种偏离发生时,市场会有自我修正的趋势。

虽然股票市场上有“市场判断总是正确的”和“股票”的市场价”

就是其价值,既不多也不少”的说法,但上述前提中的第一个无疑是正确的——价值和价格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
 
市场不是一台根据股票的内在品质精确、客观地记录其价值的计量器,而是汇集了无数人部分出于理性、部分出于感性的选择的投票机。
 
从理论上来说,第二个前提也是同样正确的,但在实际中却存在着市场价格向价值缓慢回归的风险。忽视或误解导致的低估某一股票价值的情况经常会持续一段极长的时间,而过度狂热或人为刺激产生的高估某一股票价值的情况也会经久不退。
 
正是这种拖延给股票分析带来了风险,因为在价格向发现的价值回归之前,新的决定因素可能取代旧的因素。换句话说,股票价格变动的同时,股票价值也会发生变动。当价格最终体现价值的时候,这个价值已经发生了变化,前期用以做判断的事实和理由都已经不再适用。
 
我们应当尽最大可能规避这类风险:方法之一是在不大可能发生突然变化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方法之二是挑选那些比较吸引公众兴趣的股票,一旦被低估,公众就会及时做出反应;方法之三是根据总体的市场状况调整自己的工作,在宏观环境和市场都很平稳时注重寻找价值被低估的股票,而当市场压力和不确定性增大时应谨慎行事;方法之四是要不断跟踪目标公司的各类因素,一旦发生重大变动,就对股票价值进行调整。
 
我们需要牢记:股票价值只能取得近似的判断而非精确的判断;股票估值并非一成不变,世易时移,价格变动的同时,价值也会发生变动。

发表回复

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