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生成财务报告的过程。
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过程,就是公司根据其经营环境制定战略计划,并付诸实施,最终形成财务成果的过程。简而言之,公司的战略执行=财务结果。
营商环境独立于某公司的主观意愿,包括公司所处行业的成长趋势、商品或服务市场的竞争、上游供应商和下游客户、资本市场、人力资源市场、政府行业监管、宏观经济周期等诸多因素。一个公司的商业环境会决定一个公司的很多财务数据。
比如,银行在资本市场的利率会影响利息支出;随着人力资源市场各省市最低工资普遍上调,在员工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公司的人工成本越来越高。如果一个公司的行业产能过剩,商品价格下降,公司的毛利率就会下降甚至亏损,比如2012年和2013年的煤炭开采行业,2011年的太阳能光伏行业等等。
业务会影响甚至决定一个公司的战略选择。在相同的外部经营环境下,公司可以采取不同的对策,即公司战略。比如在单位人工成本上升的趋势下,在产量和经营规模不变甚至扩大的情况下,为了控制人工成本,公司可以采取提高自动化和机械化的策略。
看一个公司的质量,尤其是一个公司的未来质量,最重要的是公司战略。要做好一个公司最重要的两件事,一是做对的事,二是做对的事。做正确的事关乎公司战略。
试想一下,如果一家公司在液晶电视发展的明显趋势下开发彩色显像管,无论你做得多好,都只会是死路一条。如果汽车工业已经发展起来,一个公司只有推出新的马车生产线才能被淘汰。
公司战略需要通过公司的经济活动来进行。公司的经济活动包括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经营活动。在实施战略的过程中,公司的经济活动从哪里开始?上课的时候,我问同学们,如果集团公司今天任命你为总经理开一家新公司,你会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什么?
大多数人回答:集团公司给我多少?可以看出,大多数人认为公司战略实施的经济活动始于筹资活动。其实,古语有云“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重要的是我们首先要对投资活动做好决策,弄清楚投资什么项目,怎么投资,投资后会发生什么,是自己买资产建资产还是两者兼而有之。
并收购。有了钱却没有好的投资项目的话,宁可什么都不做,也不要去乱做一气。很多公司不是因为没有钱死掉的,而是因为手里的钱多了乱投项目死掉的,这样的例子实在不胜枚举。
公司的经济活动经过财务会计处理形成财务数字结果。会计信息系统根据国家规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
不过,会计处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处理质量会受到公司治理、外部监管、审计质量等会计环境的影响,以及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和会计估计判断的影响。
比如,一般而言,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以及外部监管相对非上市公司要完善和严格一些,因此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质量整体就会比非上市公司好一些。财务结果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对外信息披露,就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包括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
简而言之,我们可以把上述内容概括为“起于战略,重在执行,止于财报”,即公司战略+执行过程=财报结果。
按照“公司战略+执行过程=财报结果”来分析,一个公司财报结果的可能情形如图3-1所示。
图3-1 财报结果的四种情形
可以说,战略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而执行决定一个公司的运。公司战略好、执行好,财源滚滚;公司战略差、执行差,死路一条;战略差、执行好或者战略好、执行差,则财报微利或者微亏而差强人意。
很多人可能会说,命运这个说法有点宿命论的迷信色彩。实际上命运并非完全是迷信,有关紫微斗数、四柱八字等的中国古代书籍按照现在的理论,其实是原始的大数据分析。
算命先生“测试”了很多人的命运,并且不同算命先生之间互相交流经验,经过历代传承,就对无数人的命运进行了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大数据分析。只不过现在用计算机来计算分析,以前是人工计算分析而已。